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1.jpg
郭秀娟
(本文根据郭新登先生所译日文版《我的人生》摘写而成)
引言: 她,像许多孩子一样,从小就充满好奇。有很多喜欢、想做、想体验的事情,经常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克服困难。三岁开始学游泳,十五岁入选瑞典国家代表队,十八岁参加世界大赛,最拿手的项目是蝶式。她和男生打排球、充当篮球裁判,也像一般女孩子学缝裁、学烧菜,一成年立刻拿到驾照,还想学开大卡车,最喜欢的科目是绘画和音乐。长大后进入斯德歌尔摩大学专攻现代音乐。如今,她是一名出色的职业演唱家,巡回世界各地表演。她特别钟爱黑人灵歌,也唱自己创作的福音诗歌。有着这样多采多姿的人生,难怪她时常赞美神“我的人生没有缺乏!” 如果你知道她一生下来,完全没有双手,左脚短了一大截,你是否会吓一跳?没有手的孩子怎么打球?游泳?开车?她怎会如此热爱生活、精力充沛?她怎会如此乐观向上、勇于创新?让丽娜·史旺生(Lena Maria Swanson),亲自诉说她充满喜悦的生命故事…… |
丽娜·史旺生(Lena Maria Swanson)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2.jpg
一九六八年,我出生在瑞典乡下,屋外是一片广袤的土地。父母亲是同一所高中的同学,他们性格相当,都有坚强的意志,常常互开玩笑,家里经常充满欢乐的气氛。
| 母亲单身时从事复健治疗,婚后到我十岁前,辞职在家当家庭主妇。我和弟弟奥雷,加上一箩筐的家事,让她忙进忙出,但是她每天依然很快乐。奥雷上大学后,母亲恢复做复健治疗师,她很喜欢这份工作,她说帮助残障者恢复身体机能,比任何工作更能带给她成就感。她一定也是禀着这样的信念,扶养我长大的。 从我一出生,父母亲就定意以对待普通人的方式来养育我,对我的残疾不以为意,这是他们教养我的重要原则。话虽如此,对于我的重度残障,他们一定比我更痛苦;不过他们时常彼此提醒,绝不放弃或自我消沉,坚持尽量教育我成为一个能自立的孩子。 长期任职警界的父亲,起初对于带我出入公众场所,有些抗拒。母亲却毫不妥协,她认为神对我这样的身体,也有美意。因此,积极带我到公园、购物中心、甚至海水浴场。三岁起,我每周都随父母亲上教会,他们说:“只要不打扰别人,丽娜做什么都可以。”我最喜欢坐在他们中间画画,丝毫不觉无聊。 所以,从我懂事以来,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体是差的、难看的、讨厌的。家人常开我玩笑说:“冬天时,你的手不会冷,很棒啊!”这样直率的玩笑,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?记得小学时,朋友送我一个戒指作圣诞礼物,对于这样的错误,我毫不介意,当场和朋友大笑一场,后来她换了项链给我。说真的,很多朋友根本就忘了,我是个没有双手的残障者,不是很棒吗? 从小遇到困难,我都会找父亲商量。父亲对于小孩犯错,只要真诚反省就不加责备。因此,我没有被父亲严厉责备的印象。有一次父亲对我说:“你长得和祖母很像,连个性都像。祖母的一只脚患有严重风湿,行动不便,但她要养育八个小孩,每天得提着装满水的大木桶爬上二楼,她总是高高兴兴地做该做的事,从来不发牢骚。”听说祖母是虔诚的基督徒,我很高兴父亲夸我长得像她,可惜我没见过她。 不论母亲当家庭主妇还是在出外工作,父亲都很能体谅她的辛苦,并且时常表达感谢。我的父母都深信,养育我的体验和经历,有神特别的旨意和引导,即使有些事他们不能理解,只要把每一天交在神手中就可以了。 看到父母这样信靠神,使我也深信自己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。 |
儿时的丽娜 | |
| |
三岁开始学游泳 | |
| |
三岁时和弟弟
| |
| |
亲爱的家人 |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3.jpg
“丽娜从小充满好奇,只要看到人家玩游戏,一定吵着也要试试看。其实,神给所有小孩都有这样的好奇心,只是多半被大人扼杀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。” 父母亲从不阻止我尝试任何事,反而引导我。我三岁开始学游泳,五岁学会漂浮,六岁会用背部游一点。十一岁时,因为没有手练跳水很危险,我的游泳课暂时中断了四年。于是我开始玩排球,我总是先用三十分钟训练以头击球,习惯了被球打到头部的疼痛,就能跟大伙一起玩球了。 一九八三年,我十五岁,瑞典将残障运动会列为正式比赛,全国开始热烈地举办各种竞赛。我也加入邻镇的游泳俱乐部。三年后入选国家代表队,在瑞典第一届残障奥运资格赛中,我在五十公尺仰式和自由式都获得第一名,还得到一百公尺自由式铜牌。 一九八八年汉城残障奥运会,是我游泳经历中最重要的一年。我一共参加四个项目,可惜我最擅长的二十五公尺蝶式,因为出场选手不足而取消。大家一定很难相信,没有手,怎么最拿手的是蝶式?因为蝶式的双手动作非常难,没有手反而比较容易。结果,我的成绩是二十五公尺背泳第四名,自由式第五名,仰式第六名。 母亲说我出生后没多久,就会用脚趾头抓东西。常常把抓到的东西往嘴里塞,因为身体特别柔软,不用人教就能用脚趾做出手指一般的动作。五岁时,我看母亲做缝纫,也用脚趾依样画葫芦。中学时用缝纫机裁制了一件夏天的洋装,即使现在,我也会缝制一些登台演唱的正式衣裳。 我从小也喜欢画画,很希望加入“国际口足画家协会”。这个团体的总部设在列支敦士登,会员限定为二百一十人,无人退出就不能增加新会员。我以研究生的名义,不断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送去审查,目前还未成为正式会员,但我仍然怀抱着极大的希望。 高三时,我开始用独创的方法学驾驶。我先请车行将车的构造改成双座,能够同时驾驶,然后跟坐在一旁的教练学,结果只花一个月就拿到驾照了。瑞典的福利政策很好,汽车改造费全数由政府支付,连买新车也补助近三分之二的金额。我在国内演唱,平均一年要跑四万公里,五年下来我的汽车已经跑了二十三万公里。
|
|
用脚打毛衣 |
|
用下巴和肩膀做事 |
|
玩电脑游戏 |
|
自己化妆 |
|
游自由式的泳姿 |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4.jpg
| 在瑞典,小孩通常很小就受洗,我也一样。稍懂事时,就跟父母一起上教会,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耶稣住在我们心里,他是丽娜最亲密最可靠的朋友。”受父母的影响,我从很小就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了。在教会,我结交了很多可以一起祷告,彼此扶持的朋友和长辈。 奥运前一年的严格训练,我曾因课程太辛苦而萌生退意。这时,一位经常为我祷告的姐妹打电话给我:“我正为你祷告,觉得上帝希望你能继续游下去……”这通电话打消了我退出的念头,我相信上帝透过她,支持我一路坚持下去。我并不特别喜欢参加比赛或得奖,是因游泳队里,只有我是基督徒,我想向队友证明,我的好成绩是上帝给的,这是上帝给我的使命。奥运期间曾有报纸称呼“丽娜是运动选手中的明星”,其实真正的“明星”应该是那位在背后支持我的耶稣基督。 奥运结束后,我生平第一次单独旅行,要去日本神户拜访一位瑞典宣教士。我由汉城出发时,才听说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前向航空公司确认机位。因为遇上交通阻塞,抵达机场时已超过规定划位的时间了。我的名字列在候补名单上,只好在一旁耐心等待。离家这么远,孤单的在陌生的机场,也不知能不能登上飞机,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渺小和无助。我不安的作了一个简短的祷告,随后就在心里唱起《信靠他》这首诗歌,心情很奇妙的安静下来,深信照诗歌所说,主时常帮助我。站在候补队伍中,我突然发现,我的票面盖有一个显眼的P字,和前后乘客的不同,于是向航空公司询问,职员说:“啊,原来你在这里,我们在等你呢。P代表你是残障奥运的选手,不需要排队,可以上飞机了。” |
在我身体里面
你像和煦的微风
你说“我爱你
真的真的
| 你关心我
我无法理解的事
但你还是爱我
|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5.jpg
| 因此,我必须献上自己,以他喜悦的方式生活,好向他发出赞美。《我的人生》这首歌表达了这样的信念,我是先谱出旋律和节奏,在灵感泉涌时再配上歌词,最后添加和音完成了这首创作曲── 耶稣 我献给你
我将一生献给你
我将一生献给你 全部交托你手
|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6.jpg
在瑞典,离婚和同居的情形相当普遍。我周围的年轻人,一谈恋爱就很容易受到同居的诱惑,但不是正式的婚姻,也很容易分手。如果我决定要结婚,就绝不离婚。我希望能建立像我父母一样的家庭。 我对婚姻满怀憧憬。理想的伴侣,第一要人品好。特别是我,如果丈夫不能在家事或育儿上主动帮我,根本没有办法一起生活。第二要有同样的人生目标和使命。房子、财富、健康、工作等,今天拥有,明天可能失去。所以我想跟一个不受这些东西束缚,能为永远不变的神尽心工作的人结婚。当然,如果是美男子更好,我乐于接受。 虽然开出这些条件,不过我想神比我清楚,他知道什么样的男性对我最合适,他可能早就为我预备了,只是我还不知道。几年来我一直怀抱着进入婚姻的梦,将自己的愿望告诉神,还写过一首曲子叫《不要隐瞒》。 一九九二年,我进入荷兰一所圣经学校进修,后三个月是到印度实习,在那儿生活十分艰苦,我们几个同学成了很好的属灵同伴,一起经历上帝奇妙的作为。之后,我又进入夏威夷一所圣经学校。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,上帝的手更深地触摸我心灵深处。他问我,可不可以将我对婚姻的期待和他给我的婚姻应许,全部交还给他。 这真的很难,我认真的思想:究竟上帝本身和他对我的爱,是否就能满足我全部的愿望?答案是肯定的,我决定将结婚和建立家庭的梦还给上帝。 我学习跟随主,全部时间与主共度。这一年上帝教导我许多,更透过各样的方式表达他对我的爱,我所能的就是以爱来回应他。如果,有一天,上帝把我的歌唱天赋收回,安排我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,我一定会心甘情愿跟随他走。因为,我已深深体验,上帝的旨意高过人的旨意,上帝的道路非同人的道路。 一九九四年,上帝赐给我未婚夫,他叫约伦·克林贝尔(Bjorn Klingvall),是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位优秀青年。一九九五年,我们步入结婚礼堂,这开启了我人生新的篇章,我知道在我们的婚姻里,有上帝同在,他是我们最大的倚靠。 |
|
|
|
丽娜同丈夫在一起 | 丽娜在作画 |
http://www.ctestimony.org/images/lena-t7.jpg
参考资料:
来源:福音见证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