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混乱世界中锚定不动的国度 
作者:海平
1
落入我生命的烟火,都无法褪色。
就像那年,我在无人的清晨,第一次听见神的声音,柔和得像一滴水落进静止的湖面,却让整个世界开始颤抖。
那是一场极静的开始。没有光,没有声音,只有一个温热的气息,从额头落下。他不问我是谁,从哪里来,要去哪里。他只说:“孩子,我知道你还在。”
有一个朋友告诉我:有一段时间他曾试图不跪下、不流泪、不祈祷,像一块不愿融化的冰。可生活总会让人明白,有些事,不是抵抗就能逆转。
那年冬天,雪落得极慢,慢得像是神亲手在缝一件白衣。他躺在医院病床上,看着窗外世界被一寸寸覆盖,一如他心中的声音被一层层掩埋。医生说,他可能撑不过这个季节。他看着点滴缓慢下滴,每一滴都像是某种来自天上的回音——“你不能依靠自己。”
自从那以后,他第一次放下自尊,开始祷告。不是为了康复,不是为了延续,而是为了明白这场疼痛是不是有他给的意义。他不是一个天生就信的人,也曾问过:“为什么是我?”“你在哪里?”
可神没有责备,只让一束阳光从那天午后悄然洒进来,照在他骨瘦如柴的指尖上。那是一种说不出口的回应,不像话语,更像是一种质地,一种温度。就像有谁把他的名字温柔地读了一遍,又一遍——于是他活了下来。
2
恩典,是因为,他是爱。
我想,我们都曾在某个生命的拐角处,遇见过这样的神迹:在你快要崩溃的时候,有一束光,不强烈,却稳定地照着你,在你内心最幽暗的房间里,点燃了一根小小的烛火。那不是希望的吶喊,而是静静燃烧、不求证明的存在。
后来的我们再也不那么怕黑了。因为我知道,就算整个世界都熄了,神的光也会在我灵魂最深的缝隙里亮着——像某种被织入生命经纬的细线,无声、柔软,却牢不可破。
你有没有试过,在深夜里醒来,心像一片皱起的纸,不知道该被折成船还是鸟?
那时候我们就会把脸埋进手掌,像孩子靠在父亲胸口。
我知道每一个人不需要完美才能被爱,我也知道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,才配拥有他的陪伴。他是我未曾见过的河流,在我们干裂之时润泽我们;他是我们无法定义的风,在我们沉睡时为我引路。
我的朋友现在告诉我说:他不再为明天焦虑,因为他知道,天父早已在明日为他预备了一片青草地。
有人会问他,你怎么知道你信的是对的?他会摇头笑了,说:“因为我不再孤单了。”
曾经我们想要征服世界,把梦想、荣耀、成功都一把揽进怀里。可是现在,我们宁可静静站在阳光里,看一片叶子慢慢从枝头坠落,看光透过窗纱落在桌边的咖啡杯上。
这不是妥协,也不是放弃,而是学会了在他里面安然。
神教会我们:生命不是用来证明价值的,而是用来与他同行的。
于是我们不再着急,因为我们知道,每一步都有灯光,每一步都在他的掌心。
3
我开始写诗,写散文,不为出版,只为记住那些静静降临的时刻:
每天清晨第一口空气的味道;
每个夜里某种无声的内心安慰;
坐在教堂角落里,那双在暗中被触摸过的眼睛。
我写道:“我是一道裂缝,而你是进入我里面的光。”
我写道:“主啊,让我成为一颗埋在尘土里的种子,只求被你的雨滋润,不求高大,不求结果,只求根深于你的爱中。”
看这个世界依旧混乱,战争没有停止,痛苦仍然循环,人心依旧时常飘摇如风中灰烬。
可我相信,有一个国度,是不动的,是坚固的,是光滑的、洁白的、永远有恩典的。
那里没有眼泪,没有病痛,没有罪,也没有告别。
我还未到那里,可我每天都在靠近——
每一场失败的坦然接受,
每一次不还口的沉默,
每一刻愿意放下自义的时候,
我都与那恩典的国度更近一寸。
我知道,信仰是一场内在的航行。是的,不需要地图,不需要指南针,只需要一个愿意柔软的灵魂,和一个愿意相信的心。
那艘船没有风帆,没有桅杆,它由恩典的动力驱动,靠祷告维系,在沉默中穿越海浪,在夜晚中拥抱星辰。
来源:有盏灯
    
    
         发表:
        眼中的瞳仁  
        10/13/2025
    
    浏览:
    117